当前位置:牛保洁 >>> 资讯 |
近期,“遵义通草堆画的前世今生”在遵义博物馆开展,遵义师范学院美术学院的师生观展后表示“太令人震撼了”,在通草上作画会是什么样的感觉呢?于是,院方与市博物馆联手为同学们举办了一场通草画艺体验活动。
通草画,顾名思义,以通草作画。首先把通草晒干,然后把树茎平铺在石板上,由专业的师傅刨切成像纸一样的薄片后,就能在上面进行作画。200多年前,通草画在华南兴起,并盛极一时。画上描绘的内容大多都是广州口岸的社会风情、清末的人物形态,栩栩如生,它曾作为清朝的一种外销画主要用于出口,随着照相技术的普及,通草画很快走向衰落,几近绝迹。直至2000年,英国友人伊凡·威廉斯向广州博物馆捐献了一批通草画,这门技艺的美才得以流传。
活动中,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李跃向遵义师范学院美术学院的师生们介绍通草画的历史和工艺。体验开始后,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导下认真进行自己的创作。通草纸虽然不大,却非常适合水彩画运色着墨的需要,当同学们把水彩运用到质感丰富的通草纸上时,经过光的折射,呈现出斑斓缤纷的效果。
一位参与体验活动的同学说:“我觉得这种纸太神奇了,触摸的感觉像丝绸一样的细腻,作画时晕染得特别漂亮,如果遇水又变得柔软无比可以塑造成各种形状,这种体验太棒了。”
本次体验活动,把传统技艺与青少年绘画教育进行融合,是现代美学思想与传统文化的一次交流与触碰,不仅加深了青少年对优秀传统技艺,传统文化的热爱,也激发了大家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的思考。